「道」只能給與想要尋求「道」的人,但是當一個人想要尋求時,「道」也已經來到了他不遠之處。很多人生活在痛苦中,他們最需要的是了解「道」,因為了解「道」就是了解痛苦的根源,但是真正在痛苦中的人們卻不願意尋求,這是宇宙中最大的矛盾所在。神等著你敲門,但真正需要神幫助的人卻不懂得敲門,這是存在給與人類至高無上的自由,而人們卻迷失於苦難當中...。

聖經寫道:「你們祈求,就得到;尋找,就找到;敲門,就給你們開門。 因為凡祈求的,就得到;尋找的,就找到;敲門的,門就開了。」存在一直在你身邊,從未離開過阿!

文章標籤

Zoe 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Sep 08 Thu 2011 01:30
  • 矛盾

當我們希望做事有效率時,我們必須先休息

當我們希望他人的行為值得我們信賴時,我們得先信任他人

當我們希望得到愛的時後,我們必須先學會愛人

當我們希望生活順遂時,我們必須先信任臣服於存在

當我們想要成為完美的人或張顯自己時,我們必須先忘卻、放下自我 (ego)

當我們想帶給別人快樂時,不是透過自我犧牲,而是要先給予自己快樂

當我們想要擁有時,我們必須先放下

當我們想要獲得永恆時,我們必須只活在最短暫的當下

 

看到了嗎?很多時候生命中有許多矛盾,而這些矛盾的存在,是因為我們舊有的邏輯是直線式的單向思考,但生命是超越邏輯所能涵蓋的,祂是雙向的循環,很多時候,反向的路徑卻是真正的捷徑。

文章標籤

Zoe 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意識如同清澈的水,思緒如同水中的沙,每當一個人思緒紊亂感到無所適從的時候,他的意識狀態就會如同不斷被攪和的水和沙,混濁而不清。能夠讓水重回清澈的方式也是能夠讓我們的意識回到清明的方法,但那個方式絕對不是透過增加沙子的數量而來,如同讓意識重回清明的方式也不是透過增加思緒和轉變思想的方式而來,而是透過思緒的放下與無為。

文章標籤

Zoe 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如果你想找到神,那我告訴你,神不在過去,不在未來,祂只在此時此地出現,如果你找到了祂,你將會被祂的光芒給照亮,你的心會充滿愛與歡愉...不,你本身就會成為那個愛與歡愉。你和神隔著一扇門,開啟這扇門的鑰匙不在神那裡,在你這裡,只要你願意,你隨時可以拿起鑰匙開啟他,讓神穿透你。這鑰匙在那兒呢?在此時此地!

文章標籤

Zoe 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的需求,除了食物、衣服、住所之外,另外需要寧靜、愛與創造,滿足這六項需求便足以讓人過著富足快樂的生活。這六項需求之中,前四項是屬於「接受」的需求,後二項則是「給予」的需求。如果生活中,我們的工作和努力不是為了滿足這六項需求,我們將處於能量的空轉當中,不斷地努力卻永遠無法滿足。我們吃,卻無法給與愛;我們住華美的房子,卻忽略了將自己帶回每日所需的寧靜源頭;我們盲目的工作,卻忽略了內心深處創造的需要,而很多時候人們甚至盲目的追求想要滿足那份虛假的自我 (追求名牌、追求地位)。你,滿足了你的需求了嗎?你富足快樂了嗎?

文章標籤

Zoe 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現代人很害怕悠閒和無所事事,因為悠閒的生活將遭來譴責,人類過去的道德觀是譴責悠閒和無所事事的,為什麼呢?因為人們在根源害怕於「無」,害怕於「無意義」、「無產值」或「無所事事」。

「空無」是萬物的根本,大自然允許動物們隨時取得自己的食物需要,而不需要透過「為誰工作」來換取,貓不需要透過為某個動物工作才能有魚吃,牠飢餓時看到魚或老鼠就可以自行取用;鹿也不需要為誰工作才能獲取食物,他可以隨時到草地上享用著吃不盡的美味...。這是大自然無條件的愛,生命並不需要透過工作來展現生命的意義,生命本身就是那個意義 (如果你解釋生命為有意義的話),那這個意義也只有一個─即生命本身的存在,而不是在於這個生命曾做了什麼工作,這是大自然長養我們的時候所期待的 (或可以說是毫無任何期待的),也正因為這樣,生命是絕對的自由的,因為這個自由是來自大自然無條件、無限的愛。

「有意義」與「無意義」二者便同時根植於生命的本質中,生命的意義就是生命的存在本身,所以生命也可以被解釋為是無意義的,如何解釋他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生命根植於那份空無的存在。如果人們害怕接受或面對這個「空無」的根本,而試圖藉由做什麼工作或增進多少產值來證明自己生命的價值和存在的意義,那一個人將會面對極大的恐懼和痛苦,因為他將發現沒有任何事情能夠真正地證明存在的本質!例如名和利只能證明一個人剝削了其他的人;而任何一個人也無法餵養其他的人,因為真正的餵養者是大自然,沒有人能夠居功;而一個人也無法宣稱自己使別人更快樂,因為生命本身就應當是歡愉的,總是因為人為的剝削而讓人不再歡唱的,自然本身就是如此完美,我們只是將人們原本應有的歡樂帶回來,那也不能算是任何功勞的。

因此無論一個人做了多少工作,都不能使生命「更具有」意義,但是生命存在的本身就是那個無限的意義,它是一也是無,也是無限,這是生命的根本,也是生命的奧秘,也是無限的愛。

文章標籤

Zoe 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現代人的工作和以往是大不相同的,不再是依賴著體力和耐力,更多依賴著腦力和意志力,很多時候人們為了維持工作的進行,被迫著過著與自然背離的方式,他們必須忽略自己的身體感受,久坐數小時而不動,也讓腦袋不斷的攪磨十幾個小時,即使在床頭也無法停下運轉,腰痠背疼、心神無法安寧是很多人不斷在承受的,現代人過的是無比的可憐蟲般的生活,過著難以覺知且非常容易迷失的生活!

對於必須保持這樣工作形式的人們,可以嘗試一些小訣竅來幫助你覺知和放鬆。例如在工作中,盡可能的覺知和調適自己的呼吸。我們的呼吸是影響身體運作的第一線的機制,盡可能得讓呼吸均勻飽滿可以幫助你身體放鬆,身體放鬆了,心神就能定下來,精神也能更清爽,而呼吸的覺知也能將你立刻拉回當下,幫助你建立起與自然間的連結,因為當下是人類與宇宙能量的唯一連結處,也是創造力和直覺的根源。

隨時找到機會笑,笑點越低越好 (笑),笑能立刻停止腦袋的攪磨,即刻讓你融入存在,沒有人能夠帶著自我 (ego) 真心的笑,因為真心的笑是忘我的,是投入而全然的。笑,讓你心神也放鬆了!

帶著覺知放鬆的工作,讓工作變成一種創造,工作是否是辛苦的事情,就看你如何對待在工作中的你以及你的身體了。

文章標籤

Zoe 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投入於創造性的工作能幫助一個人進入空的狀態。當一個人投入於某項創作的當下,他必須要完全地給出自己,全心全意的活動,達到忘我的地步,這項創作才能發自於內心、忠實於自己的靈魂。而這份忘我也帶給創作者無限的滿足,因為在投入的忘我之中,忘了煩惱、忘了未來、也忘了社會性虛假的自我而真誠的面對自己真實的面目─空,創作的投入是全然在當下的!這也就是為什麼人們喜歡也需要創作,演奏、唱歌、跳舞、繪畫等等,因為創作將人們帶入了當下,找到了即刻的滿足。

把創作的投入帶入生活吧,試著在生活中全然地投入於所有的動作或瑣事,讓自己無時無刻忘我地投入於當下,我們的生活也能變成一種創作,真誠而全然地!

文章標籤

Zoe 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