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最近一位在英國攻讀音樂學碩士學位的朋友,對於我的「赤壁懷古」之東西方音樂元素融合風格感到興趣,因而問我幾個問題。我們之間的問答,或許可以供有志做這方面研究的作曲家或音樂家參考。接續上文,一部分的問答如下:

Q: 在作曲時,是希望在既有的西方音樂樂器和形式中加入東方元素,還是希望以這些音樂形式作為媒介以推廣中國傳統樂曲和精神?若這兩個敘述分別沒辦法完整的表達你的理念,請你闡述

A: 在赤壁懷古中,我從未打算呈現某種既定的音樂形式,無論是西方音樂的形式也好還是中國傳統樂曲的形式 (例如曲式) ,我只企圖傳達詩詞本身的意境,而此詩詞中,透過第一人稱,主角的意識時而放在景色、時而到退到過去、時而在當下的情緒,這些細微的意識轉換才是我最感興趣的地方。選擇東方音樂的素材,對我而言只是為了配合詩詞地域的一種手法選擇。因此在我的音樂中,永遠是理念 (詩詞) 為主,手法為輔,手法不會是主角。

 

Q: 樂譜上面標記蘇東坡每一詞句的段落是我瞭解音樂中元素的重點,在你寄給我樂譜之前我似乎沒有辦法像現在一樣體驗此曲,這樣較抽象的 program music 對沒有樂譜或讀不懂樂譜的聽眾是否是一種挑戰?

A: 我在 2011 年的音樂會中測試過,該音樂會的聽眾多數是從未受過正規音樂教育的一般民眾。但我發現,其實只要善用一點簡單的科技,就能輕而易舉得讓這群從未受過音樂訓練的聽眾了解該樂曲、甚至品嘗該曲。在該音樂會中,我只是簡單的做上 ppt 簡報,然後讓歌詞按著音樂順序呈現在簡報中,多數的聽眾都輕而易舉地明瞭每個樂句所企圖表達的詩句,也因此,聽眾的反應都很好,多數認為該曲易懂且有意境。我知道許多保守的老學究不喜歡、甚至堅持不應當透過節目單或其他媒材來協助音樂理念的傳達。但是我認為,如果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一個經歷過電子音樂等等科技運用在表演藝術的時代,連這點科技的運用都不敢考慮的話,實在是落伍,也是無謂的保守和執念。如果科技的運用要被嚴格限制在表演中,那許多更有趣的戲劇表演就無法存在,例如幾年前兩廳院的《鄭和1933》。

 

arrow
arrow

    Zoe 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