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我一直對當代古典音樂創作的環境感到相當的質疑。現在全世界充滿了作曲比賽,任何公家或私人機構都爭相舉辦作曲比賽,目的當然不只是為了要提攜後進,舉辦比賽的目的還包括了為主辦機構做行銷,為評審們打知名度,如果舉辦得不錯,或是名次是從缺的情況下,還可以為機構賺取一筆報名費。當然作曲比賽的舉辦有他的市場需要,我不便評論它存在與否的必要性,但是我實在懷疑作曲比賽改變了 20 世紀末期到 21 世紀的音樂創作環境,甚至有可能綁架了當代音樂的創意發展的可能性。

作曲比賽的評審當然都是頗具學術聲望的作曲家,許多評審都是學識涵養深厚的,當然也對於一首樂曲是否是堪稱好樂曲都有自己一套的定見。而這些定見主要來自於他們過去在音樂歷史中所熟識的創作學理,以及平日所接觸到的音樂。換句話說,每位評審乃是根據過去所學的歷史和美學觀,而整理出一套評斷樂曲好壞的方式,並用這一套方式來評論投稿的樂曲。可惜的是,從來沒有人發現,他們評論樂曲好壞的方式只根據和適用於過去已發生的舊作品,如果用這套標準來選出比賽優選的作品,那麼也只會找到一首與過去作曲大師使用過的相同手法和美感的創作。而更諷刺的是,投稿的作品如果能符合每位評審心目中的標準方能獲勝的話,我們也可以預期,這樣的作品並不會有任何的創意,而可能只是過去作曲大師們的作品風格的綜合體而已。

由於現在世界各地充滿著這樣評論作品的機制與比賽,學術界也期待一個作曲家必須要具備作曲比賽得獎的經歷,而且是越多越好,演變成作曲比賽和年輕作曲家形成一種共生的市場需求,每位年輕作曲家需要比賽得獎的資歷,而已經具有學術地位的作曲家便與公私立機構提供作曲比賽,形成一套完整的供需市場。甚至,更進一步的,學術界不僅要求新進教師需有作曲得獎的資歷外,也審視老師是否有能力讓學子得獎,於是,老師們鼓勵學生參加自己評分的作曲比賽,如此一來也形成另一種共生的方式。

也因此,每位作曲家汲汲營營的創作樂曲來參與比賽,而作曲比賽通常有一項最基本的要求,便是參賽作品不得曾有公開演出或出版過,因此,多數的作曲家會選擇將樂曲拿去投稿而非演出,而為了符合前段所說的評審對於優秀樂曲的期望,在創作上亦不可偏離過去的學理太遠,必須要經得起傳統學理的分析。藝術的本質應該在於理念的創新與分享,然而作曲比賽的蓬勃發展,卻因此阻擋了當代音樂藝術應當傳遞的本質。年輕作曲家們為了迎合評審們的青睞,研究什麼樣的作品才容易得獎,卻甚少花時間思考當代真正需要的音樂藝術型態;花許多心思和金錢比賽,卻甚少為宣揚任何一種值得捍衛的理念而努力。

20 世紀末以前的作曲家肩負著教導聽眾、帶領音樂文化的責任;現在的作曲家,只為了迎合評審口味和建立一套驚人的履歷表資歷而生。這是一種音樂創作環境的病態,是一種無止境卻沒有意義的競爭,而這樣的情況卻在世界各地進行著,沒有人反思、沒有人質疑。我實在誠心的希望未來的年輕創作家能夠謹慎思索自己在創作上的責任,不再隨波逐流。創作比賽已經到達了極端與泛濫的地步,它只是製造出成千上萬的履歷表資歷和報名費,但是卻扼殺了真正的藝術家。這個世界需要真正的創作和創作理念的分享,分享你成千上萬的創意給聽眾,帶領聽眾走入你豐富的音樂世界,而不是將作品呈現給帶有定見評論你創意的評審們。

Music and Arts is about sharing, not competing. Sharing ideas and life experiences, not competing for prizes and job titles.

arrow
arrow

    Zoe 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